陶瓷基防火阻燃材料领航, 应对电动汽车电池新国标挑战

作者: 智合新材
发布于: 2025-04-30 11:00
分类: 行业新闻

在电动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安全始终是悬在行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 - 2025)正式发布,并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实施。

此次新国标的修订,对电池热扩散测试、底部撞击测试以及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等方面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强制电池“不起火、不爆炸”,安全升级倒逼行业洗牌。在这一背景下,智合(深圳)新材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其研发的陶瓷基防火阻燃材料,为动力电池的安全防护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有望在行业变革中脱颖而出。

新国标挑战:行业安全标准再升级

新国标的实施,无疑给电动汽车电池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修订后的热扩散测试,技术要求从此前的着火、爆炸前5分钟提供热事件报警信号,调整为不起火、不爆炸(仍需报警),且烟气不对乘员造成伤害。这一变化意味着电池在热失控情况下,不仅要能够及时报警,更要具备更高的防火防爆能力,确保乘员的生命安全。

新增的底部撞击测试,考查电池底部受到撞击后的防护能力。在实际使用中,电池底部很容易受到路面障碍物、石块等的撞击,如果防护能力不足,可能导致电池内部结构损坏,引发安全事故。而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要求300次快充循环后进行外部短路测试,电池需做到不起火、不爆炸。随着快充技术的普及,电池在频繁快充过程中的安全性成为了关键问题,这一测试要求促使企业提升电池在快充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新国标的实施,将加速行业洗牌,那些无法满足新标准要求的企业将被淘汰,而具备先进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智合新材的陶瓷基防火阻燃材料,正是在这一行业变革背景下应运而生,为动力电池的安全防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智合新材陶瓷基防火阻燃材料:技术优势凸显

超高温耐受与轻量化特性

智合新材的陶瓷基防火阻燃材料具有显著的超高温耐受性能。通过独特的复合设计,该材料实现了低温制备,却能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结构稳定性。其密度低至1.7g/cm³,质量轻,为电池包减重及续航优化提供了空间。在高温环境下,该材料能够有效阻止热量向相邻电芯及乘员舱传递,防止串联性爆燃的发生,符合最严格的消防安全要求。

与传统防火阻燃材料相比,陶瓷基防火阻燃材料在超高温耐受方面表现更为出色。传统材料在高温下往往会出现性能下降甚至失效的情况,而智合新材的陶瓷基防火阻燃材料则能够保持稳定的性能,为电池提供可靠的安全防护。

力学与防火阻燃双重优势

传统防火阻燃材料如气凝胶等,虽然轻质,但力学性能较弱,难以抵御碰撞冲击。智合新材通过纤维复合技术,使陶瓷基防火阻燃材料不仅具有高强度支撑能力,还保持了低热导率。这一特性使得该材料不仅能作为防火阻燃层使用,还可以集成于电池包结构中,增强电池包的整体抗冲击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当电池受到外力撞击时,陶瓷基防火阻燃材料能够有效缓冲撞击力,保护电池内部结构不受损坏。同时,其防火阻燃性能能够在电池发生热失控时,迅速阻止火势蔓延,为乘员争取更多的逃生时间。

快速响应与长效防护能力

陶瓷基防火阻燃材料,具有快速响应与长效防护能力。通过特殊孔隙结构设计,该材料能够在热失控瞬间吸收大量热量,吸热焓值提升30%以上,有效延缓温升速度。同时,采用的陶瓷基无机材料在高温环境下不会释放有毒气体,防止对乘员造成二次伤害。

在热失控事故发生时,时间就是生命。陶瓷基防火阻燃材料能够快速响应,吸收热量,延缓温升速度,为乘员提供更多的逃生时间。而且,其长效防护能力能够确保在较长时间内阻止火势蔓延,降低事故的风险。

应用前景与行业影响

新能源汽车领域广泛应用

智合新材的陶瓷基防火阻燃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材料可以适配CTB(Cell to Body)电池技术,作为“热障板”嵌入电芯间及电池包底部,形成多层防护网络。与传统防火阻燃材料相比,陶瓷基防火阻燃材料效能更高,这种集成化设计不仅提高了电池包的整体安全性,还降低了整体制造成本,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新国标的实施,新能源汽车企业对电池安全防护的要求越来越高。智合新材的陶瓷基防火阻燃材料能够满足新国标的要求,为电池提供可靠的安全防护,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首选材料。

拓展至低空航空领域

除了新能源汽车领域,陶瓷基防火阻燃材料在低空航空产品特别是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机电池外壳方面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eVTOL电池的重量通常超过一吨,使用智合新材的陶瓷基防火阻燃材料,既可减重又可在热失控的情况下保护eVTOL车辆及其乘客,极具使用和安全价值。

随着低空航空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电池安全防护的要求也日益提高。陶瓷基防火阻燃材料能够为低空航空领域的电池安全提供有力保障,推动该产业的健康发展。

推动行业技术升级

智合新材的陶瓷基防火阻燃材料的出现,不仅填补了高耐温、高力学性能防火阻燃材料的空白,还推动了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的迭代升级。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动力电池热管理正从“被动防护”向“主动阻隔 + 结构强化”演进。陶瓷基防火阻燃材料与前沿技术趋势深度契合,为新能源汽车的安全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智合(深圳)新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拥有材料学博士以及教授等材料学专家团队的科技型公司,在新型多功能耐高温透波陶瓷产品、吸波耐腐蚀等特种涂层材料、高性能轻质复合防弹装甲、高导热半导体材料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连续多年被评选为深圳市发改委重大项目、深圳市工信局重大工业项目企业,彰显了其在行业内的实力和影响力。

推荐文章

  • 08-29 2025
    智合新材
    2025年8月13日至15日,第15届无机非金属材料专题研讨会暨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优秀学者论坛在哈尔滨盛大召开,这场由众多权威机构共同打造的行业盛会,吸引了包括多位两院院士在内的超过1400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研究生齐聚一堂。值得一提的是,智合(深圳)新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本次大会的协办单位,深度参与其中,为会议的顺利开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据悉,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硅酸盐学会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单位共同承办,旨在搭建一个高水平、多维度的交流平台,促进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的学术交流与产学研深度融合。会议设立了14个专题分会场,涵盖了先进结构陶瓷、陶瓷涂层与薄膜、先进耐火材料、先进水泥材料、人工智能辅助材料研究(AI for Materials)等多个前沿方向,分会场报告总数达580余个,充分展现了该领域的蓬勃发展态势。 另据了解,智合(深圳)新材科技有限公司在新材料产业领域深耕多年,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积极的市场开拓,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公司紧密围绕国家航天航空强国战略,深耕高端装备材料研发,全力攻克“...
  • 07-31 2025
    智合新材
    中国新材料产业正以年均16.8%的复合增长率高速发展,2024年总产值突破8万亿元,2029年预计达16万亿元,广阔前景吸引众多企业逐鹿。在这片蓝海中,相关军用技术民用转化政策的推进催生出一批打破产业边界的标杆企业,智合(深圳)新材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凭借深厚技术与积极开拓,实现从“卡脖子”到“领跑者”的跨越。 军民两用材料一头连接军事装备升级需求,一头撬动万亿级民用市场。然而,“民参军”并非坦途,技术沉淀周期长,军用级品质要求严苛,技术验证优化耗时数年;获取并维持“军用三证”认证体系需巨大管理投入;军用技术民用转化还面临成本重构、规模化生产适配、民用标准匹配等难题。 智合新材创始人认为“新材料产业没有弯道超车,只有换道领跑”。自2018年创立,公司便紧密围绕国家航天航空强国战略,深耕高端装备材料研发,全力攻克“卡脖子”技术。其将军用前沿技术拓展至民用市场,成果显著,既增强军事装备作战效能,又为医疗、电子、环保等行业带来创新方案。 智合新材连续多...
  • 07-29 2025
    智合新材
    2025年7月25日,中国(西安)先进制造暨数字工业博览会、国防科技产业博览会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作为先进陶瓷材料领域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智合(深圳)新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合新材”)受邀参加此次展会,并在展会上展示了其在航天航空、国防及高端装备领域的材料创新成果,重点呈现多项突破技术如何助力解决“卡脖子”问题,推动产业链自主可控发展。 智合新材成立于2018年,总部位于深圳龙华区智合科技园。公司以国家航天航空强国战略与民用化融合发展政策为指引,聚焦先进陶瓷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   针对国防及高端装备领域对耐高温、抗腐蚀、轻量化材料的迫切需求,智合新材组建了由材料科学、航空航天工程等领域专家构成的研发团队,重点攻克耐高温树脂等关键材料的配方与制备技术,除了在航空航天的应用场景外,还可以应用在新能源汽车的耐温减重领域。目前,公司已形成覆盖材料设计、工艺开发到规模化生产的全链条技术能力,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国防领域,智合新材为航空、航天、船舶、兵器等领域提供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