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基防火阻燃材料领航, 应对电动汽车电池新国标挑战

作者: 智合新材
发布于: 2025-04-30 11:00
分类: 行业新闻

在电动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安全始终是悬在行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 - 2025)正式发布,并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实施。

此次新国标的修订,对电池热扩散测试、底部撞击测试以及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等方面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强制电池“不起火、不爆炸”,安全升级倒逼行业洗牌。在这一背景下,智合(深圳)新材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其研发的陶瓷基防火阻燃材料,为动力电池的安全防护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有望在行业变革中脱颖而出。

新国标挑战:行业安全标准再升级

新国标的实施,无疑给电动汽车电池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修订后的热扩散测试,技术要求从此前的着火、爆炸前5分钟提供热事件报警信号,调整为不起火、不爆炸(仍需报警),且烟气不对乘员造成伤害。这一变化意味着电池在热失控情况下,不仅要能够及时报警,更要具备更高的防火防爆能力,确保乘员的生命安全。

新增的底部撞击测试,考查电池底部受到撞击后的防护能力。在实际使用中,电池底部很容易受到路面障碍物、石块等的撞击,如果防护能力不足,可能导致电池内部结构损坏,引发安全事故。而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要求300次快充循环后进行外部短路测试,电池需做到不起火、不爆炸。随着快充技术的普及,电池在频繁快充过程中的安全性成为了关键问题,这一测试要求促使企业提升电池在快充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新国标的实施,将加速行业洗牌,那些无法满足新标准要求的企业将被淘汰,而具备先进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智合新材的陶瓷基防火阻燃材料,正是在这一行业变革背景下应运而生,为动力电池的安全防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智合新材陶瓷基防火阻燃材料:技术优势凸显

超高温耐受与轻量化特性

智合新材的陶瓷基防火阻燃材料具有显著的超高温耐受性能。通过独特的复合设计,该材料实现了低温制备,却能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结构稳定性。其密度低至1.7g/cm³,质量轻,为电池包减重及续航优化提供了空间。在高温环境下,该材料能够有效阻止热量向相邻电芯及乘员舱传递,防止串联性爆燃的发生,符合最严格的消防安全要求。

与传统防火阻燃材料相比,陶瓷基防火阻燃材料在超高温耐受方面表现更为出色。传统材料在高温下往往会出现性能下降甚至失效的情况,而智合新材的陶瓷基防火阻燃材料则能够保持稳定的性能,为电池提供可靠的安全防护。

力学与防火阻燃双重优势

传统防火阻燃材料如气凝胶等,虽然轻质,但力学性能较弱,难以抵御碰撞冲击。智合新材通过纤维复合技术,使陶瓷基防火阻燃材料不仅具有高强度支撑能力,还保持了低热导率。这一特性使得该材料不仅能作为防火阻燃层使用,还可以集成于电池包结构中,增强电池包的整体抗冲击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当电池受到外力撞击时,陶瓷基防火阻燃材料能够有效缓冲撞击力,保护电池内部结构不受损坏。同时,其防火阻燃性能能够在电池发生热失控时,迅速阻止火势蔓延,为乘员争取更多的逃生时间。

快速响应与长效防护能力

陶瓷基防火阻燃材料,具有快速响应与长效防护能力。通过特殊孔隙结构设计,该材料能够在热失控瞬间吸收大量热量,吸热焓值提升30%以上,有效延缓温升速度。同时,采用的陶瓷基无机材料在高温环境下不会释放有毒气体,防止对乘员造成二次伤害。

在热失控事故发生时,时间就是生命。陶瓷基防火阻燃材料能够快速响应,吸收热量,延缓温升速度,为乘员提供更多的逃生时间。而且,其长效防护能力能够确保在较长时间内阻止火势蔓延,降低事故的风险。

应用前景与行业影响

新能源汽车领域广泛应用

智合新材的陶瓷基防火阻燃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材料可以适配CTB(Cell to Body)电池技术,作为“热障板”嵌入电芯间及电池包底部,形成多层防护网络。与传统防火阻燃材料相比,陶瓷基防火阻燃材料效能更高,这种集成化设计不仅提高了电池包的整体安全性,还降低了整体制造成本,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新国标的实施,新能源汽车企业对电池安全防护的要求越来越高。智合新材的陶瓷基防火阻燃材料能够满足新国标的要求,为电池提供可靠的安全防护,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首选材料。

拓展至低空航空领域

除了新能源汽车领域,陶瓷基防火阻燃材料在低空航空产品特别是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机电池外壳方面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eVTOL电池的重量通常超过一吨,使用智合新材的陶瓷基防火阻燃材料,既可减重又可在热失控的情况下保护eVTOL车辆及其乘客,极具使用和安全价值。

随着低空航空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电池安全防护的要求也日益提高。陶瓷基防火阻燃材料能够为低空航空领域的电池安全提供有力保障,推动该产业的健康发展。

推动行业技术升级

智合新材的陶瓷基防火阻燃材料的出现,不仅填补了高耐温、高力学性能防火阻燃材料的空白,还推动了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的迭代升级。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动力电池热管理正从“被动防护”向“主动阻隔 + 结构强化”演进。陶瓷基防火阻燃材料与前沿技术趋势深度契合,为新能源汽车的安全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智合(深圳)新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拥有材料学博士以及教授等材料学专家团队的科技型公司,在新型多功能耐高温透波陶瓷产品、吸波耐腐蚀等特种涂层材料、高性能轻质复合防弹装甲、高导热半导体材料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连续多年被评选为深圳市发改委重大项目、深圳市工信局重大工业项目企业,彰显了其在行业内的实力和影响力。

推荐文章

  • 07-01 2025
    智合新材
    在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度融合的当下,新材料产业已成为全球竞争的战略制高点。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新材料产业正以年均16.8%的复合增长率高速发展,2024年总产值突破8万亿元,预计2029年将攀升至16万亿元,中国新材料产业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在这片蓬勃发展的蓝海之中,中国军民融合战略的纵深推进,正催生出一批以技术穿透力打破产业边界的标杆企业。 以智合(深圳)新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合新材”) 为代表的杰出企业,正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与积极的市场开拓,成功实现经济价值的重大破局。 1.军民融合: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赛道 党的十九大提出构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这一战略为新材料企业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军民两用材料作为关键载体,一头连接着尖端军事装备的升级需求,一头撬动着万亿级民用市场。 虽然国家大力鼓励“民参军”,但在这一过程中,技术沉淀周期往往非常长,往往面临着隐形门槛:军工级品质要求极高,技术验证优化往往耗时数年;获取“军工三证” 及维持认证体系...
  • 05-21 2025
    智合新材
     2025年5月16日,第三届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大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本届大会以“融合共进 向新聚力”为主题,吸引1500余家企业参展,设置10余个主题展区,集中发布4000项先进技术成果、193项需求清单,并签约45个转化项目,为军民融合技术产业化搭建了高效对接平台。  作为新材料领域的技术先锋,智合(深圳)新材科技有限公司携多项军民融合创新成果亮相展会。公司深耕航天航空、能源装备等关键领域,依托“一平台、一中心、两基地”的产学研体系,已实现国防装备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可控,并逐步向民用高端装备、核电能源等领域拓展。  展会期间,智合新材展位集中展示了其核心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场景。例如,公司自主研发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凭借耐高温、良好的强度、耐热震及介电等特性,不仅应用于某型航空航天部件,还通过技术转化推出了相关民用产品,实现军民两用技术的双向赋能。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该材料研发与制备严格执行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其技术成熟度达到军工项目标准。  展会期间,深圳市军民融合办副主任马天宇...
  • 04-25 2025
    智合新材
    在特种陶瓷材料领域,碳化硼(B4C)以其独特的高硬度、低密度、耐高温及中子吸收能力,成为国防军工、核能等关键领域不可或缺的材料。智合(深圳)新材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在碳化硼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创新技术,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以下将从技术创新、生产能力与行业应用三个维度,深入剖析智合新材在碳化硼领域的专业实力。 技术创新:低温烧结粉体技术引领行业变革 传统碳化硼粉体烧结工艺通常需要在2200℃的高温下进行,这不仅能耗巨大,而且生产周期长、成本高,同时大尺寸陶瓷板烧结过程中还容易出现开裂问题。智合新材针对这些行业痛点,成功研发出新一代低温烧结专用造粒粉,实现了碳化硼烧结工艺的重大突破。     通过纳米包覆改性技术,智合新材的低温烧结粉体在保证硬度等指标的前提下,将烧结温度从2200℃降低至1950℃,能耗降低35%,烧结周期缩短30%。这一技术革新不仅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解决了大尺寸陶瓷板烧结易开裂的行业难题。 在性能方面,智合新材的低温烧结粉体表现出色。其粉体纯度高达≥99.8%,成型陶瓷板硬度达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