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者智合新材,以硬核创新技术掘金万亿新材料蓝海

作者: 智合新材
发布于: 2025-09-30 11:16
分类: 企业动态

全球科技竞争步入“硬核实力”革命期,新材料产业作为战略基石,决定国家科技话语权与经济升级上限。从航空航天到新能源汽车、高端医疗,新材料迭代重塑全球产业格局,成为各国必争的核心赛道。

    2024年新材料总产值突破8万亿元,连续14年两位数增长;回溯十年,产业规模从2012年约1万亿增至2022年6.8万亿,年复合增长率超20%;按当前增速,2026年产业规模或达10万亿。其中,军民两用材料潜力巨大,连接军事装备升级与万亿民用市场。

    然而,“民参军”挑战重重:技术沉淀久、军用品质要求严苛,军用技术民用转化还面临成本、适配与标准难题,劝退不少投机者。

    在这样的产业态势下,智合(深圳)新材科技有限公司前瞻布局军民两用材料细分领域,以硬核技术突破“卡脖子”困境,高效打通“军转民”路径,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成为资本市场眼中一匹极具爆发力的“潜力黑马”。

 

借国家战略东风破军用技术民用转化新局

    新材料产业崛起离不开国家战略支撑,作为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关键领域,国家从技术研发到标准制定全链条发力,以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举措,鼓励企业突破“卡脖子”技术,推动产业转型。

    政策红利下,新材料需求“双向爆发”:5G、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急需高性能材料;环保意识提升催生绿色材料需求,细分领域成新增长点。

    立足这样的政策与市场环境,深耕高端材料的智合新材迎来发展机遇。军民两用材料作为技术门槛高、附加值大的细分领域,一头连接国防装备升级,一头撬动万亿民用市场,但企业需跨越技术沉淀久、认证成本高、军转民适配难三大难关,如军用品质要求严苛,认证需大量资源,军转民面临成本控制等难题。

    面对行业痛点,智合新材负责人提出“新材料产业没有弯道超车,只有脚踏实地。要想突围只能“换道领跑”,自2018年成立起便锚定国家航空航天战略,聚焦高端装备材料研发,通过与航天院所深度合作,聚焦短周期,低成本的材料方向,解决目前航空航天急需的解决方案。

    从2018年研制低成本耐高温承载一体化透波结构件,到2022年开发多功能耐热震高可靠性复合材料机体,智合新材的技术突破不仅助力国防装备升级,更为军转民奠定坚实基础。

    在产学研协同方面,智合新材在景德镇政府支持下建立先进陶瓷研究院,依托技术团队优势孵化10余个跨领域项目,实现国防、先进制造装备关键零部件自主可控,打破国外垄断。

    同时,公司积极向民用高端装备、核电能源领域延伸,将军用技术的高可靠性转化为军民两用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走出一条“技术从军用技术来、价值向民用去”的特色路径。

 

创新技术领航解锁多场景新蓝海

    在新材料行业,技术实力是企业的核心护城河。智合新材连续获评深圳市发改委、工信局重大项目,且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从智合新材了解到,其公司的技术壁垒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人才的壁垒,我们的技术团队都是在这个领域沉淀了20-30年的专家,能够快速解决用户技术难题;其次是在产品上不断迭代研发,用速度强化壁垒;再次是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上。”

    这种壁垒构建需要巨大的研发投入。目前,智合新材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高达30%以上,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并构建“一平台、一中心、两基地”研发体系:以深圳总部、景德镇分公司、先进陶瓷研究院为核心,自建力学、湿热实验室等,配备60余台套仪器设备的先进陶瓷材料失效分析检测中心(通过CMA认证及CNAS认证),为研发提供硬件保障。

    智合新材的创新不仅在于技术研发,更在于将军用技术高效转化为民用产品,实现“一份技术、多场景价值”。

    在新能源领域,公司将“航天天线罩”所用的无机聚合物陶瓷基复合材料,转化为新能源电池防火层(热障板)。该材料具备超高温耐受、轻量化特性,既能提升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性,又能为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机电池外壳减重,成为新能源车企与低空航空企业的优选方案。

    在医疗领域,智合新材研发的纳米陶瓷股关节技术取得突破,有望打破国外长期垄断,实现国产替代。若成功产业化,将显著提升我国骨科医疗水平,为患者带来福音,同时开拓千亿级医疗材料市场。

    此外,在通信与国防领域,公司的旋磁铁氧体材料可用于高频微波器件(环形器、隔离器等),覆盖5G/6G通信、卫星导航、军用技术装备等场景,尤其在绝对零度等苛刻环境下的高功率应用中,国内供应商稀缺,智合新材凭借先发优势抢占市场先机。

    未来三年,智合新材将持续聚焦高价值研发方向:航空航天用高转速高断裂韧性陶瓷轴承、卫星霍尔推进器陶瓷喷管等项目,既贴合高端市场需求,又能进一步巩固技术领先地位,为业绩增长注入新动能。

投资价值凸显长期发展潜力可期

    对于投资者而言,智合新材具有诸多极具吸引力的投资亮点。首先是研发驱动的核心竞争力:高研发投入、顶尖人才团队与完善研发体系,确保技术领先性,持续产出高附加值产品;其次是精准的产品定位:虽产品数量有限,但每个产品均瞄准市场痛点。

    针对航天航空低成本天线罩、天线窗等产品,智合负责人表示:“从目前国际形势来看,武器低成本化是个大趋势,“不仅要先进而且要能用得起’。公司主打的低成本天线罩具备制备周期短、成本低、性能不变的优势,市场前景广阔。”

    天线罩/天线窗是一个接近百亿规模的大市场,国内供应商主要以院所为主。竞争主要体现在原有广泛使用的材料和新材料之间的竞争,智合新材的新材料需要更多应用机会来证明其可靠性。

    在旋磁铁氧体材料方面,这种新材料未来将在高频通信、国防科技等领域持续发展,主要用于微波器件(如环形器、隔离器、移相器),覆盖5G/6G通信、卫星导航、军工装备等高频应用场景。特别是在需要高功率且苛刻的使用环境下(例如绝对零度),国内能提供的供应商非常少,智合新材在这方面具有先发优势。

    如今,军转民市场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军用技术的高可靠性为民事产品提供品质保障,新能源、医疗、通信等领域的转化成果,已打开多增长曲线,未来随着技术迭代,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

    在全球新材料需求增长与国内“军转民”战略推进的背景下,智合新材以技术为基、以转化为翼,既服务国防安全,又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智合新材秉持技术创新理念,以军用品质打造民用精品,以长期主义跨越经济周期。这种企业能够在服务国防安全的同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无疑值得资本市场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相信在资本市场的助力下,智合新材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推荐文章

  • 08-29 2025
    智合新材
    2025年8月13日至15日,第15届无机非金属材料专题研讨会暨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优秀学者论坛在哈尔滨盛大召开,这场由众多权威机构共同打造的行业盛会,吸引了包括多位两院院士在内的超过1400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研究生齐聚一堂。值得一提的是,智合(深圳)新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本次大会的协办单位,深度参与其中,为会议的顺利开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据悉,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硅酸盐学会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单位共同承办,旨在搭建一个高水平、多维度的交流平台,促进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的学术交流与产学研深度融合。会议设立了14个专题分会场,涵盖了先进结构陶瓷、陶瓷涂层与薄膜、先进耐火材料、先进水泥材料、人工智能辅助材料研究(AI for Materials)等多个前沿方向,分会场报告总数达580余个,充分展现了该领域的蓬勃发展态势。 另据了解,智合(深圳)新材科技有限公司在新材料产业领域深耕多年,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积极的市场开拓,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公司紧密围绕国家航天航空强国战略,深耕高端装备材料研发,全力攻克“...
  • 07-31 2025
    智合新材
    中国新材料产业正以年均16.8%的复合增长率高速发展,2024年总产值突破8万亿元,2029年预计达16万亿元,广阔前景吸引众多企业逐鹿。在这片蓝海中,相关军用技术民用转化政策的推进催生出一批打破产业边界的标杆企业,智合(深圳)新材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凭借深厚技术与积极开拓,实现从“卡脖子”到“领跑者”的跨越。 军民两用材料一头连接军事装备升级需求,一头撬动万亿级民用市场。然而,“民参军”并非坦途,技术沉淀周期长,军用级品质要求严苛,技术验证优化耗时数年;获取并维持“军用三证”认证体系需巨大管理投入;军用技术民用转化还面临成本重构、规模化生产适配、民用标准匹配等难题。 智合新材创始人认为“新材料产业没有弯道超车,只有换道领跑”。自2018年创立,公司便紧密围绕国家航天航空强国战略,深耕高端装备材料研发,全力攻克“卡脖子”技术。其将军用前沿技术拓展至民用市场,成果显著,既增强军事装备作战效能,又为医疗、电子、环保等行业带来创新方案。 智合新材连续多...
  • 07-29 2025
    智合新材
    2025年7月25日,中国(西安)先进制造暨数字工业博览会、国防科技产业博览会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作为先进陶瓷材料领域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智合(深圳)新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合新材”)受邀参加此次展会,并在展会上展示了其在航天航空、国防及高端装备领域的材料创新成果,重点呈现多项突破技术如何助力解决“卡脖子”问题,推动产业链自主可控发展。 智合新材成立于2018年,总部位于深圳龙华区智合科技园。公司以国家航天航空强国战略与民用化融合发展政策为指引,聚焦先进陶瓷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   针对国防及高端装备领域对耐高温、抗腐蚀、轻量化材料的迫切需求,智合新材组建了由材料科学、航空航天工程等领域专家构成的研发团队,重点攻克耐高温树脂等关键材料的配方与制备技术,除了在航空航天的应用场景外,还可以应用在新能源汽车的耐温减重领域。目前,公司已形成覆盖材料设计、工艺开发到规模化生产的全链条技术能力,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国防领域,智合新材为航空、航天、船舶、兵器等领域提供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