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拆解:智合新材如何以硬核技术破局新材料产业蓝海?

作者: 智合新材
发布于: 2025-07-31 10:30
分类: 企业动态

中国新材料产业正以年均16.8%的复合增长率高速发展,2024年总产值突破8万亿元,2029年预计达16万亿元,广阔前景吸引众多企业逐鹿。在这片蓝海中,相关军用技术民用转化政策的推进催生出一批打破产业边界的标杆企业,智合(深圳)新材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凭借深厚技术与积极开拓,实现从“卡脖子”到“领跑者”的跨越。

军民两用材料一头连接军事装备升级需求,一头撬动万亿级民用市场。然而,“民参军”并非坦途,技术沉淀周期长,军用级品质要求严苛,技术验证优化耗时数年;获取并维持“军用三证”认证体系需巨大管理投入;军用技术民用转化还面临成本重构、规模化生产适配、民用标准匹配等难题。

智合新材创始人认为“新材料产业没有弯道超车,只有换道领跑”。自2018年创立,公司便紧密围绕国家航天航空强国战略,深耕高端装备材料研发,全力攻克“卡脖子”技术。其将军用前沿技术拓展至民用市场,成果显著,既增强军事装备作战效能,又为医疗、电子、环保等行业带来创新方案。

智合新材连续多年获评深圳市发改委重大项目、工信局重大工业项目,并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公司构建了以深圳总部、景德镇分公司、景德镇先进陶瓷研究院为核心,“一平台、一中心、两基地”为支撑的完整体系。自建功能齐全的力学、湿热实验室及微波暗室,拥有先进陶瓷材料失效分析检测中心(获CMA认证),配备60多台套仪器设备,为技术研发提供坚实硬件保障。

在军用技术科研领域,智合新材与航天院所等权威机构深度合作,从2018年研制低成本耐高温承载一体化天线罩,到2022年开发多功能耐热震高可靠性复合材料机体身,一系列突破助力军事装备升级,也为民用市场拓展奠定基础。

产学研合作方面,依托强大的技术团队资源,在景德镇政府支持下建立先进材料研究院,孵化10多个项目,覆盖多领域。公司深耕关键领域,实现国防装备关键零部件自主可控,并向民用高端装备、核电能源等领域拓展。

智合新材的创新不仅在军用方面,更在于成功实现军用技术民用转化。以陶瓷基复合材料为例,从“航天天线罩”应用到“新能源电池防火层(热障板)”,完成产业逻辑转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其研发的陶瓷基防火阻燃材料,凭借超高温耐受、轻量化等特性,为电池安全防护提供创新方案,成为新能源汽车企业首选。在低空航空领域,该材料为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机电池外壳减重,保障热失控时车辆及乘客安全。

此外,智合新材公司积极布局生物材料领域,正在研发的纳米陶瓷股关节技术有望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国产替代。智合新材以六年磨一剑的定力,将航天陶瓷的“硬核基因”注入多领域,诠释了“军技民用”释放经济价值的路径。

在军用技术民用转化战略推进和全球新材料需求增长的背景下,智合新材凭借深厚技术、完善布局和强大市场开拓能力,有望在新材料领域持续领先,创造更大价值。其发展模式为新材料企业投身军用技术民用转化提供了宝贵思路:秉持技术创新理念,以军用品质打造民用精品,以长期主义跨越经济周期,方能在服务国防安全的同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这样的企业无疑值得资本市场高度关注。

推荐文章

  • 07-29 2025
    智合新材
    2025年7月25日,中国(西安)先进制造暨数字工业博览会、国防科技产业博览会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作为先进陶瓷材料领域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智合(深圳)新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合新材”)受邀参加此次展会,并在展会上展示了其在航天航空、国防及高端装备领域的材料创新成果,重点呈现多项突破技术如何助力解决“卡脖子”问题,推动产业链自主可控发展。 智合新材成立于2018年,总部位于深圳龙华区智合科技园。公司以国家航天航空强国战略与民用化融合发展政策为指引,聚焦先进陶瓷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   针对国防及高端装备领域对耐高温、抗腐蚀、轻量化材料的迫切需求,智合新材组建了由材料科学、航空航天工程等领域专家构成的研发团队,重点攻克耐高温树脂等关键材料的配方与制备技术,除了在航空航天的应用场景外,还可以应用在新能源汽车的耐温减重领域。目前,公司已形成覆盖材料设计、工艺开发到规模化生产的全链条技术能力,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国防领域,智合新材为航空、航天、船舶、兵器等领域提供全生...
  • 07-01 2025
    智合新材
    在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度融合的当下,新材料产业已成为全球竞争的战略制高点。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新材料产业正以年均16.8%的复合增长率高速发展,2024年总产值突破8万亿元,预计2029年将攀升至16万亿元,中国新材料产业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在这片蓬勃发展的蓝海之中,中国军民融合战略的纵深推进,正催生出一批以技术穿透力打破产业边界的标杆企业。 以智合(深圳)新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合新材”) 为代表的杰出企业,正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与积极的市场开拓,成功实现经济价值的重大破局。 1.军民融合: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赛道 党的十九大提出构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这一战略为新材料企业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军民两用材料作为关键载体,一头连接着尖端军事装备的升级需求,一头撬动着万亿级民用市场。 虽然国家大力鼓励“民参军”,但在这一过程中,技术沉淀周期往往非常长,往往面临着隐形门槛:军工级品质要求极高,技术验证优化往往耗时数年;获取“军工三证” 及维持认证体系...
  • 05-21 2025
    智合新材
     2025年5月16日,第三届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大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本届大会以“融合共进 向新聚力”为主题,吸引1500余家企业参展,设置10余个主题展区,集中发布4000项先进技术成果、193项需求清单,并签约45个转化项目,为军民融合技术产业化搭建了高效对接平台。  作为新材料领域的技术先锋,智合(深圳)新材科技有限公司携多项军民融合创新成果亮相展会。公司深耕航天航空、能源装备等关键领域,依托“一平台、一中心、两基地”的产学研体系,已实现国防装备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可控,并逐步向民用高端装备、核电能源等领域拓展。  展会期间,智合新材展位集中展示了其核心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场景。例如,公司自主研发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凭借耐高温、良好的强度、耐热震及介电等特性,不仅应用于某型航空航天部件,还通过技术转化推出了相关民用产品,实现军民两用技术的双向赋能。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该材料研发与制备严格执行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其技术成熟度达到军工项目标准。  展会期间,深圳市军民融合办副主任马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