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合新材参展第三届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大会

军民融合技术彰显硬核实力

作者: 智合新材
发布于: 2025-05-21 12:00
分类: 企业动态

 2025年5月16日,第三届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大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本届大会以“融合共进 向新聚力”为主题,吸引1500余家企业参展,设置10余个主题展区,集中发布4000项先进技术成果、193项需求清单,并签约45个转化项目,为军民融合技术产业化搭建了高效对接平台。

 作为新材料领域的技术先锋,智合(深圳)新材科技有限公司携多项军民融合创新成果亮相展会。公司深耕航天航空、能源装备等关键领域,依托“一平台、一中心、两基地”的产学研体系,已实现国防装备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可控,并逐步向民用高端装备、核电能源等领域拓展。

 展会期间,智合新材展位集中展示了其核心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场景。例如,公司自主研发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凭借耐高温、良好的强度、耐热震及介电等特性,不仅应用于某型航空航天部件,还通过技术转化推出了相关民用产品,实现军民两用技术的双向赋能。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该材料研发与制备严格执行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其技术成熟度达到军工项目标准。

 展会期间,深圳市军民融合办副主任马天宇莅临智合新材展位,就企业技术转化路径、产业协同创新等议题展开交流,并对公司“军工品质+民用需求”的研发模式给予肯定。

 通过此次参展,智合新材进一步拓展了技术合作网络。多家军工集团、科研院所及投融资机构对其技术成果表现出浓厚兴趣,并就耐高温无机树脂、低成本耐高温透波天线罩技术、碳化硼防弹陶瓷板、旋磁铁氧体等材料等领域的联合研发、产业化落地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公司负责人透露,长三角转化中心等平台为企业技术成果转化提供了重要支撑,未来将持续深化与长三角区域的产学研合作,加速推进智能生产线建设,目标三年内实现关键材料国产化替代,助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升级。

 智合新材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参展本届大会,不仅是对我们技术实力的检验,更是与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对接的契机。我们将以此为起点,推动军民融合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推荐文章

  • 09-30 2025
    智合新材
    全球科技竞争步入“硬核实力”革命期,新材料产业作为战略基石,决定国家科技话语权与经济升级上限。从航空航天到新能源汽车、高端医疗,新材料迭代重塑全球产业格局,成为各国必争的核心赛道。     2024年新材料总产值突破8万亿元,连续14年两位数增长;回溯十年,产业规模从2012年约1万亿增至2022年6.8万亿,年复合增长率超20%;按当前增速,2026年产业规模或达10万亿。其中,军民两用材料潜力巨大,连接军事装备升级与万亿民用市场。     然而,“民参军”挑战重重:技术沉淀久、军用品质要求严苛,军用技术民用转化还面临成本、适配与标准难题,劝退不少投机者。     在这样的产业态势下,智合(深圳)新材科技有限公司前瞻布局军民两用材料细分领域,以硬核技术突破“卡脖子”困境,高效打通“军转民”路径,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成为资本市场眼中一匹极具爆发力的“潜力黑马”。   借国家战略东风,破军用技术民用转化新局     ...
  • 08-29 2025
    智合新材
    2025年8月13日至15日,第15届无机非金属材料专题研讨会暨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优秀学者论坛在哈尔滨盛大召开,这场由众多权威机构共同打造的行业盛会,吸引了包括多位两院院士在内的超过1400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研究生齐聚一堂。值得一提的是,智合(深圳)新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本次大会的协办单位,深度参与其中,为会议的顺利开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据悉,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硅酸盐学会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单位共同承办,旨在搭建一个高水平、多维度的交流平台,促进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的学术交流与产学研深度融合。会议设立了14个专题分会场,涵盖了先进结构陶瓷、陶瓷涂层与薄膜、先进耐火材料、先进水泥材料、人工智能辅助材料研究(AI for Materials)等多个前沿方向,分会场报告总数达580余个,充分展现了该领域的蓬勃发展态势。 另据了解,智合(深圳)新材科技有限公司在新材料产业领域深耕多年,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积极的市场开拓,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公司紧密围绕国家航天航空强国战略,深耕高端装备材料研发,全力攻克“...
  • 07-31 2025
    智合新材
    中国新材料产业正以年均16.8%的复合增长率高速发展,2024年总产值突破8万亿元,2029年预计达16万亿元,广阔前景吸引众多企业逐鹿。在这片蓝海中,相关军用技术民用转化政策的推进催生出一批打破产业边界的标杆企业,智合(深圳)新材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凭借深厚技术与积极开拓,实现从“卡脖子”到“领跑者”的跨越。 军民两用材料一头连接军事装备升级需求,一头撬动万亿级民用市场。然而,“民参军”并非坦途,技术沉淀周期长,军用级品质要求严苛,技术验证优化耗时数年;获取并维持“军用三证”认证体系需巨大管理投入;军用技术民用转化还面临成本重构、规模化生产适配、民用标准匹配等难题。 智合新材创始人认为“新材料产业没有弯道超车,只有换道领跑”。自2018年创立,公司便紧密围绕国家航天航空强国战略,深耕高端装备材料研发,全力攻克“卡脖子”技术。其将军用前沿技术拓展至民用市场,成果显著,既增强军事装备作战效能,又为医疗、电子、环保等行业带来创新方案。 智合新材连续多...